广州天使儿童医院

8:30-18:00

小儿肥胖症的中医干预

来源:广州天使儿童医院

时间:2019-12-11

    有些孩子过于肥胖,伤害到了身体健康,让他们的发育受到了影响,肥胖症也给家长们带来了相当多的困扰,各位宝妈必须要将肥胖症引起重视,特别是要展开相关的预防才可以,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小儿肥胖症的中医干预吧。

    1.胃肠实热

    主证:形体肥胖,口干欲饮,食欲亢盛,大便秘结或不畅,怕热汗出,苔黄腻或薄腻,脉弦滑。

    分析:本证为肠胃积热,腑气不通所致。嗜食肥甘厚味,又不喜活动,以致膏脂积聚于体内,日久而渐发胖,胃火内亢则食欲旺盛,痰火郁阻,气滞不通则大便秘结。

    2.脾虚湿困

    主证:体胖多睡,倦怠乏力,懒言少动,纳呆腹胀,大便稀溏,舌淡红,苔白腻,脉沉细弱。

    分析:本证为脾气亏虚,痰湿内蕴所致。脾气虚弱,不能化生精血,输布精微,而变生膏脂痰湿,蓄于肌肤而发胖。脾虚不运则纳呆腹胀。脾气亏虚则倦怠乏力,懒言少动。

    3.痰浊中阻

    主证:身体肥胖,肢体困重,气短胸闷,纳呆泛恶,小便短少,大便溏薄,舌体胖大有齿痕,苔白厚腻,脉沉缓。

    分析:本证为痰浊中阻所致。恣食肥甘厚味,酿生痰湿,蕴阻肌肤,凝为膏脂则身体肥胖。湿浊壅滞则肢体困重,气短胸闷。痰浊中阻,脾不运化则纳呆泛恶,大便溏薄。

    4.脾肾两虚

    主证:形体肿胖,神疲乏力,形寒肢冷,大便溏烂,体困肢重,舌质淡胖,苔白滑腻,脉沉细。

    分析:本证为脾肾两虚,水湿不化,痰湿内停所致。脾肾阳虚,不能化气行水,水湿蕴积肌肤,则形体肿胖。阳虚不能温煦肢体,则形寒肢冷。阳虚湿盛,水湿下注则大便溏烂。

    温馨提醒:小儿肥胖症的中医干预有哪些?看完了上文内容的解释,大家都已经明白了吧,家长千万记得不要给孩子吃的太多,要控制饮食,不然孩子长得太胖也是不好的,为此我们对于肥胖症的发生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,避免耽误病情。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线咨询医师。

上一篇:遵循四大饮食原则 远离小儿肥胖症

下一篇:小儿肥胖症的饮食调整原则

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
共同努力!
专家
  • 工作经历:儿童医院特邀专家...
    专业特长:多动症、自闭症、矮小症、性早熟、肥胖症、语言发育迟缓、智力低下等